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大眾網
鞏小龍
手機查看
6月17日,3名中國航天員乘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飛天,成為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首批入駐人員,開啟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七次飛行,人們記住了楊利偉、景海鵬、翟志剛、聶海勝、劉洋等一個個飛天英雄,但“航天員女教頭”黃偉芬卻鮮有人知。30年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已7次送自己選拔培訓的航天員上太空,她正是這些英雄背后不可或缺的人。
到太空第一宿
黃偉芬時刻關注著三名航天員
6月17日18時48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進入空間站后,三名航天員向全國人民報告并致謝敬禮。
6月17日15時54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交會對接,之后,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在地面,黃偉芬時刻關注著三名航天員的一舉一動。以下是央視記者采訪黃偉芬的對話:
記者:他們太空第一宿睡得怎么樣?
黃偉芬:通過跟他們溝通和問詢來看,好像他們覺得還不錯,我們要定期評估他們的睡眠質量,這也是對他們健康狀況評價的一個指標。
記者:地上會跟他們在天上保持同步的作息嗎?
黃偉芬:現在我們在軌航天員作息制度就是天地同步,我們一般地面早上八點上班,他們天上早上八點也要跟我們溝通當天的工作計劃,到晚上八九點我們還會溝通,今天工作完成情況怎么樣,我們對他們明天的計劃有沒有意見建議,這個溝通非常必要,是例行的溝通。
記者:他們到上面能洗澡嗎,如果累了一天?
黃偉芬:不可能像咱們在地面這樣洗淋浴,我們會給他們準備一些比如濕毛巾,他們可以把濕毛巾加熱以后擦拭。洗頭我們準備了浴帽,把浴帽套在頭上,免洗的洗發液擠出來揉搓,洗完了之后擦干凈。我覺得從這點來講,對他們心理的耐受力也是一個巨大挑戰。
“神五”首飛、“神七”出艙、“神十”太空授課,“神十二”進空間站,每一次任務的圓滿完成,都牽動著億萬國民的心,也牽動著她緊張的神經。
航天員女教頭
為第一天團插上飛天翅膀
黃偉芬最開始的專業并非航天,她先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習飛機設計專業,研究生考入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也就是現在的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碩士畢業后,黃偉芬留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里工作。
1992年的9月21日,中央批準立項實施國家載人航天工程。工程立項之初,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航天員的選拔與訓練,28歲的黃偉芬與這項偉大的事業開始連接在一起。
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在資料極為匱乏,沒有任何體系、經驗可借鑒,幾乎是一片空白的情況下,臨時接下任務的黃偉芬,用三個月的時間交出了一份航天員訓練總體方案設計。
這套方案是她經過深入分析和思考研究之后,又與七大系統人員反復探討完成的。這不僅是我國首部航天員訓練的頂層方案,也奠定了之后二十年航天員訓練的總基調。此后,黃偉芬又完成了航天員訓練大綱的編制,還獲得了“航天員女教頭”的稱號。
1998年3月9日起,航天員開始受訓,他們要進行8大類100多個科目的訓練教學。厚厚一大本訓練大綱的撰寫人就是黃偉芬和她的同事,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本航天員訓練大綱。其后,又陸續推出了14個子大綱,幾百份教案、講義、實施細則,還參與設計制作許多訓練設備。
最佳女航天員
“中國要是選女航天員,我是最佳人選”
中國航天員大隊成立后,首批航天員正式投入訓練,黃偉芬在航天員訓練中要求,所有航天員的訓練課目,必須由教員先進行試訓,直到總結出最合理有效的方案,再用于航天員的訓練。
水下模擬失重訓練
離心機訓練
離心機、轉椅、四柱秋千、跳傘,項項不落,這些項目會使人產生不適的生理反應,而且有一定的風險,教員們難免有時會剮傷、碰傷和崴腳。
大部分訓練項目她都做過,比如在發射場發射塔架上,從52.5米的高度下滑至地下掩體,進行逃逸滑道緊急撤離訓練。黃偉芬曾開玩笑說:“中國要是選女航天員上天,我是毋庸置疑的最佳人選!
對于這次“神十二”航天員的選擇,也是經過了層層選拔!霸谶x拔中,我們綜合考慮飛行經驗、出艙活動要求與各自任務匹配、年齡新老搭配、心理相容性等因素來確定乘組;加大對臨床潛在疾病的排查,確保航天員的身體素質健康狀況能夠滿足任務要求!秉S偉芬指出,航天員系統還針對長期飛行任務的特點,對航天員乘組的情緒穩定性、危機處理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考核其心理能力。除此之外,航天員系統還安排航天員參加了近百次工程研制試驗活動,不斷強化其能力。
提到這首歌曲
航天員女教頭哽咽了:我不覺得虧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個?在奔騰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由張月譚填詞,曹進作曲的《祖國不會忘記》,是為歌頌在大山深處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默默做出貢獻的全體科研人員而創作的經典老歌。這首歌,也是黃偉芬最喜歡的一首歌曲。
這次央視采訪,提到這首歌,黃偉芬又再度哽咽,說《祖國不會忘記》這首歌寫到了她心里。她說:“我不覺得虧?吹3名航天員成功到空間站很激動,他們是帶著我們的心血、祝福和夢想去飛行!
祖國不會忘記
人民和航天員不會忘記
我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在神舟五號落地后,給她打了電話,“感謝您,黃主任,你的訓練是管用的!”。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安全返回后,航天員景海鵬說,“作為航天員來說,就想站起來給黃副總,給教員敬個禮,圓滿完成任務了!
這次“神十二”成功飛天,網友在該新聞下評論:致敬,祖國不會忘記!
中國航天事業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離不開臺前幕后每一個科研團隊以及科研人員的辛勤付出。中國航天的飛天之路,是千千萬萬航天人共同鋪就的。飛天逐夢,以平凡成就非凡,以無名造就有名!他們的故事,需要我們銘記,他們的精神,更需要我們去傳承。愿中國航天再創輝煌,愿我們的飛天之路越走越遠!
(大眾網·海報新聞編輯 鞏小龍 綜合自央視《面對面》欄目、央視軍事紀實欄目、新華社、我們的太空微信公眾號、網友評論等)
責任編輯:劉美顯